400-878-2528
NEWS
精准节能,WGFACS节气装置带来看得见的降本效果!

焊接混合气按需供气节气方案

日期:2025-09-22 访问:3次 作者:WGFACS


在自动化焊接生产中,保护气体的消耗构成持续性的运行支出。尤其在大批量、多工位作业环境下,气体用量巨大,长期积累形成不可忽视的成本压力。传统供气模式多采用恒定流量输出,无论电弧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气体持续释放,导致大量非焊接时段的无效排放。为应对这一问题,行业逐步发展出多种节气路径,以WGFACS节气装置为核心的技术方案,结合焊接混合气优化与精细化供气策略,可节约保护气30%-60%。


WGFACS节气装置并非简单的开关控制单元,而是一种基于焊接电流实时反馈的动态调节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采集焊接电源的电流信号,判断电弧负载状态,并据此调节气体输出流量。在引弧瞬间,装置启动预送气,但流量可控;进入稳定焊接阶段,气体输出与设定参数匹配;当电流降低或电弧中断时,系统自动减少供气量或切换至待机低流量模式。这种“按需供气”机制实现了气体输出与焊接状态的高度同步,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全程满流量运行的浪费。


该装置的调节逻辑依赖于对焊接过程的精准识别。电流信号的强弱直接反映电弧能量状态,WGFACS据此判断是否需要全量保护。在短焊缝、点焊或跳焊路径中,机器人频繁启停,传统方式每次都会执行完整的预送与后送气流程,造成大量冗余消耗。而WGFACS可根据实际电弧持续时间动态调整前后送气时长,甚至在连续短焊中合并部分供气周期,显著压缩无效时段。部分型号支持多段参数设定,针对不同焊缝长度自动调用最优供气策略。

1751339663391310.jpg

装置的安装通常集成于送丝机或焊枪气路中,与机器人控制系统和焊接电源信号联动。调试阶段需根据具体工艺设定响应阈值、流量曲线和延时参数。参数设置需兼顾节气效果与焊接质量,过快的关闭速度可能导致收弧处保护不足,产生气孔或氧化。实际应用中,建议在试焊过程中观察熔池凝固状态与焊缝表面成形,逐步优化参数组合。部分用户反馈,在调整初期因响应延迟未校准,出现过保护不足现象,经微调后问题消除,说明系统需与工艺特性深度匹配。


焊接混合气的配比优化是另一条独立且可叠加的节气路径。常用保护气体如纯氩、Ar+CO₂混合气等,其成分直接影响成本与性能。高比例氩气保护效果好,但价格较高。通过实验调整混合比例,在满足焊缝力学性能与外观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氩气含量,可有效控制单位成本。将80%Ar+20%CO₂调整为75%Ar+25%CO₂,在多数碳钢焊接中仍能保持良好成形,同时降低气体采购支出。对于不锈钢或特殊合金,可尝试添加微量其他气体成分,改善润湿性或减少飞溅,间接提升气体利用效率。


混合气的选择需结合材料类型、板厚、焊接位置及设备能力综合判断。不同气体组合的导热性、电离能差异影响电弧形态与熔深。调整配比时应参考材料手册与工艺评定报告,避免因降低成本而牺牲质量。部分企业建立内部气体应用数据库,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最优配比,供现场调用,减少试错成本。


WGFACS的按需供气特性与混合气优化可协同作用。前者减少总量消耗,后者降低单位成本,二者结合形成双重节约效应。在采用富氩混合气的基础上,通过WGFACS精确控制供气时序,既保证了保护效果,又最大限度压缩了使用量。这种组合方案在点焊密集、路径复杂的生产线上效果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