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8-2528
WELDING
节能 | 降本 | 甲方都喜欢的产品

铝材框架焊接气体省气设备

日期:2025-09-05 访问:4次 作者:WGFACS

铝材框架焊接气体省气设备.jpg

一、铝材框架焊接的气体消耗痛点与隐性成本


铝材框架凭借轻量化、耐腐蚀性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外壳、交通运输载具等领域,其焊接工艺对弧焊保护气体的稳定性与适配性要求严苛 —— 既要依托氩气为主的保护气体隔绝空气,防止铝材高温氧化,又需适配多姿态焊接场景。当前多数生产车间已引入弧焊机器人提升作业效率,但保护气体高消耗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工艺参数动态变化的生产场景中,气体浪费持续推高制造成本,成为制约生产效益的关键瓶颈。


铝材框架焊接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参数的动态波动。焊接过程中,弧焊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需根据框架结构(如直角衔接、弧形过渡部位)频繁调整空间位姿,焊枪角度随作业需求在垂直、倾斜等姿态间切换。这种动态调整直接导致熔池对保护气体的需求量实时变化:例如焊接框架主杆的垂直焊缝时,焊接电流维持在 180-220A,需 18-22L/min 的气体流量保障保护效果;而焊接薄壁衔接处时,电流降至 100-140A,仅需 8-12L/min 即可满足需求。但传统供气系统采用固定流量输出模式,无法响应参数变化,始终维持预设高流量,造成气体冗余逸散,形成 “高消耗低效益” 的生产循环。


二、WGFACS 智能省气装置的技术适配与创新


WGFACS 智能省气装置针对铝材框架焊接的动态特性,构建了 “参数联动 - 精准调控” 的技术体系,实现从传统 “被动供气” 到 “动态匹配” 的升级,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一)流量 - 电流 - 位姿的多参数协同调控

装置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焊接电流信号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姿数据,结合铝材焊接的冶金特性,构建动态调控模型。当焊枪倾斜角度增大、电流降低时,系统在毫秒级内自动下调气体流量;当焊枪回归垂直位姿、电流升高时,同步提升流量,确保每道焊缝的气体供给与实际工况精准匹配,避免参数错位导致的浪费风险。


(二)全场景适配的操作与控制设计

针对铝材焊接车间的生产规模差异,装置提供灵活的控制模式:小规模车间(5-8 台机器人)可实现单台设备独立参数调试;大规模生产线(数十台机器人)则支持中央平台集群管理,统一调控各工位气体供给策略。同时,装置配备可视化操作界面,实时展示电流、流量、设备状态等关键数据,参数设置与曲线调整流程简洁,新操作人员经 30 分钟培训即可独立操作,降低技术门槛与人为误差。


(三)全闭环控制与启停节能技术

装置搭载全闭环控制模块,实时监测气体流量输出精度,一旦出现偏差立即启动自我修正机制,保障铝材焊缝质量稳定性;针对铝材焊接多工序、高启停频率的特点,创新开发启停节能技术 —— 当机器人换枪、调整工位导致电流中断时,系统同步切断气体供给,彻底杜绝 “空跑气” 浪费,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


三、WGFACS节气装置的实际应用价值


从铝材框架焊接车间的应用实践来看,WGFACS 智能省气装置的价值体现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的双重维度:

1、在成本优化方面,以日均产能 300 套铝材框架、配备 10 台弧焊机器人的生产线为例,装置可显著降低保护气体消耗量,每年减少的气体采购成本直接转化为企业利润。

2、装置无需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仅通过加装适配即可投入使用,降低企业技术升级的资金与时间成本,实现 “低成本投入、高收益回报” 的优化目标。


四、行业视角:节能技术需贴合工艺特性


当前,部分铝材框架制造企业仍采用传统固定流量供气模式,在气体浪费与质量风险中消耗利润;而先行引入 WGFACS 装置的企业,已通过精准节能实现成本优势,并将节省资源投入设备升级与工艺研发。在制造业精细化管理趋势下,唯有让节能技术深度贴合工艺特性,才能真正破解生产痛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