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8-2528
WELDING
节能 | 降本 | 甲方都喜欢的产品

白车身弧焊气体节流器

日期:2025-09-02 访问:72次 作者:WGFACS

白车身弧焊气体节流器.jpg

汽车白车身作为整车核心承载结构,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车身刚性与安全性能。白车身焊接涉及车门、车架、立柱等多类零部件,材质涵盖高强度钢、铝合金、镀锌钢板等,厚度跨度从 0.8mm(车身覆盖件)至 5mm(车架横梁),需根据不同材质、厚度灵活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呈现出 “工况复杂、参数动态” 的显著特征。当前车间普遍采用机器人弧焊系统(常配备 8-15 台机器人协同生产)保障焊接精度与效率,但保护气供给模式存在的短板,已成为制约成本优化的关键问题。


具体来看,车间的气耗痛点集中在三方面:


保护气利用效率低:传统保护气供给采用固定流量模式,无法根据焊接工况实时调整,导致部分保护气体尚未发挥作用便被排放 —— 例如焊接0.8-1.2mm铝合金覆盖件时,小电流作业仅需10-12L/min流量,传统系统却按大电流标准输出18-22L/min,多余气体未经参与熔池保护即逸散,利用率长期低于60%。


工艺适配性不足:白车身焊接中,机器人焊接的姿势、焊枪角度需随零部件结构动态调整(如焊接车门内角时焊枪倾斜 45°,焊接车架横梁时垂直作业),且不同材质、厚度的零部件需灵活调整电流与气体流量。传统供气系统无法联动工艺要求与实时工况,易出现“电流低但流量高”的浪费,或“流量不足导致保护失效”的质量风险。


气耗管控缺乏实时性:多数车间未建立保护气用量的实时监测机制,无法随时检测气体用量,仅能通过周期性统计采购量推算消耗,难以快速识别单台机器人的异常气耗(如某台机器人 “焊接姿势变化后流量未适配”),导致隐性浪费问题难以及时干预。


WGFACS焊接保护气节气阀针对白车身焊接的工艺特性,以“精准适配、动态调控”为核心,构建了系统化的气耗优化体系,其关键技术路径如下:


电流自适应动态调节,提升气体利用效率:设备内置高频电流传感器,可基于实时焊接电流反馈,实现电流自适应动态调节。当焊接不同材质、厚度的零部件时,若电流从 80A(铝合金覆盖件焊接)升至 250A(高强度钢车架焊接),设备会自动根据电流变化调整保护气流量 —— 小电流区间(80-150A)适配 10-14L/min 流量,大电流区间(200-300A)同步提升至 18-22L/min,避免传统固定流量模式下 “部分保护气体尚未发挥作用便被排放” 的问题,将气体利用率提升至 90% 以上。


联动工艺工况,强化适配性:针对白车身焊接中机器人焊接的姿势、焊枪角度多变的特点,WGFACS节气阀可联动工艺要求与实时工况:通过接入机器人位姿信号,结合预设的 “材质 - 厚度 - 电流 - 流量” 工艺库,当焊枪角度从垂直转为倾斜(如焊接车身立柱内角),或切换至不同材质零部件焊接时,设备能同步调整流量参数,确保保护气供给始终适配当前焊接需求,既避免过量浪费,又保障熔池保护效果,解决传统系统工艺适配性不足的问题。


实时监测与紧凑化设计,适配车间场景:设备具备实时监测功能,可随时检测气体用量,通过可视化界面显示单台机器人的瞬时流量、累计消耗量等数据,管理人员能直观掌握气耗动态,快速识别异常工位。同时,设备体积小巧紧凑,无需占用过多安装空间,可直接串联在机器人气源接口处,便于在各类工业环境灵活部署 —— 无论是白车身焊接车间的流水线旁,还是多机器人协同的复杂工位,均能快速完成安装调试,无需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造。


WGFACS 节气阀的实际应用价值: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从实际应用数据来看,安装 WGFACS 节气阀后,白车身焊接车间的保护气消耗可降低 40%-60%。直接为汽车制造企业压缩生产端支出,提升利润空间。


在汽车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控制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白车身焊接作为核心工序,其气耗优化已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WGFACS 焊接保护气节气阀通过解决 “气体浪费、工艺适配不足、管控滞后” 三大痛点,帮助企业在保障白车身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保护气消耗的精细化管控。


对汽车制造企业而言,这类针对白车身焊接细分场景的技术方案,不仅是单一环节的成本优化工具,更是推动生产全流程精益化的重要支撑。随着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铝合金应用增加)、高精度焊接需求的提升,WGFACS 节气阀这类兼具动态适配性与实时管控能力的设备,将成为白车身焊接车间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生产的重要配套,助力汽车制造业向更高效、更精益的方向发展。